1.对2008年钢材价格的一个回顾

2008年12月燃油价格_2008年的油价

1.奥运会、残奥会顺利举行;

2.襄汾“9.8”溃坝事故;

3.三鹿奶粉;

4.“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5.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6.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7.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8.陈云林访台;

9.两岸实现“大三通”;

10.杭州“11.15”在建地铁发生塌陷事故;

11.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

12.汶川地震灾区发生严重泥石流灾害;

13.10月底到11月初,南方发生严重晚秋汛;

14.我国紧急撤离滞留泰国同胞;

15.国家下拨4万亿专项财政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增长;

16.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积极应对;

17.燃油税征收办法公布;

18.当选下任;

19.索马里海盗严重威胁国际海运安全;

20.记者封口费轰动全国。

对2008年钢材价格的一个回顾

津巴布韦突然的政治变动带来的经济风险促使该国比特币价格大涨10%,而在此前,该国的比特币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引领”全球市场。

据美国11月15日报道,当日津巴布韦Golix网站显示的比特币价格已飙升至13499美元,几乎为国际市场交易价格(约7000美元)的两倍。同时,包括美元在内的国际流通货币在津巴布韦无序的市场中的溢价都已接近100%。

在长期缺乏硬通货的津巴布韦,高风险的比特币已然成为这个国家民众的重要储蓄、保值工具。而这背后,是津巴布韦长期以来的内忧外患——超高通胀、外汇短缺、经济危机……

“曾经,津巴布韦一度是南部非洲继南非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最近十多年,其经济发展非常失败。他(穆加贝)的土地改革、经济改革、货币政策,(都失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南非开普敦大学客座教授郭俊逸接受澎湃新闻访时指出,穆加贝“经济上的失败”,是导致这场政治风暴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特币成保护我资产唯一途径”

伴随着一年7倍的增幅,比特币的价格泡沫风险早已受到国际众多专业投资者的警告。

然而,在津巴布韦,比特币却是最“安全”的投资之一。许多人愿意在第一时间将自己银行账户中带有无数个“0”的本国货币存款兑换成加密的数字货币比特币,或者黄金。

“我将所有的储蓄都换成了比特币,这是我保护我资产的唯一途径。”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一家科技企业工作的阿诺德(Arnold Manhizwa)向路透社表示。

几个月前,阿诺德为自己刚出生的女儿购买了20美元的比特币,如今其市值已涨到200美元。“如果我把钱存到津巴布韦银行,到头来我将一无所有。”阿诺德解释道,“钱取不出来,存款一直在贬值。但如果我有比特币的话,它就每天都在升值。”

据津巴布韦Golix数据显示,过去30天内,Golix处理了超过100万美元的交易,这一数值是该去年全年交易额的10倍。

在津巴布韦,长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已导致钱不如纸,同时,拮据的外币储备、对MasterCard和VisaCard等国际支付手段的诸多限制,更助推了比特币的交易。

“财富”网站报道指出,如今,津巴布韦人想要换1美元,需要拿出35千万亿津巴布韦元来,还时常处于无钱可换的状态。

即便是美元交易,人们也需要花费180“津美元”(储存在津巴布韦银行账户中的美元),才能在中换取100美元现钞。相比之下,更易于国际流通的比特币成为了津巴布韦人更好的储蓄、保值工具。人们还会使用比特币来给在海外读书的孩子汇款。

事实上,13499美元的价格并非比特币在津巴布韦的峰值。据路透社13日报道,上周,伴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普遍拉升,Golix的比特币价格更是触及13900美元,但在周日(11月12日)跌破了11000美元,24小时内下跌幅度达8%,整体振幅超过20%。

“尽管具有波动性,但许多人仍将比特币视为更好的保值手段。”Golix的电子货币分析师塔莱(Taurai Chinyamakobvu)表示。

纸钞上不断增长的“0”

在上世纪80年代津巴布韦独立之初,这个南部非洲国家一度被誉为“非洲面包篮”——来自这片土地的粮食养活了不少非洲饥民。作为南部非洲第二大经济体,GDP增长曾连续两年达到21%,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GDP增长率的3倍。良好的工农业基础和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使津巴布韦曾经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率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非洲国家。

变化从2000年开始。这一年,总统穆加贝开始大力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强行收回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将之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黑人。此举大大破坏了津巴布韦原有的经济体系,引发了粮食危机,该国的农业、旅游业和矿业随之一落千丈。

不仅如此,津巴布韦对国内白人的打压还使之与部分西方国家迅速交恶,后者对其实施了严厉的制裁,津巴布韦经济进一步濒临崩溃。

到2006年,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为1042.9%,2007年则冲到10000%以上。到了2008年6月末,津巴布韦货币的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1000亿津巴布韦元,而厚厚一沓纸币凑够的1000亿却只能买到一个面包。

这一年,津巴布韦多次推出大面值纸币,从年初的1000万面额到5000万、2.5亿。到了8月,开始发行第三代津元,新货币的1元相等于上一代的100亿津元。但这一举措并未见效,2008年12月4日,推出了新版面额为1000万、5000万和1亿津元三种新钞;12月12日,推出面额5亿的钞票;12月19日,面额100亿的钞票正式问世。

次年,在推出了“1”后面紧跟着14个“0”的100万亿面额钞票后,津巴布韦选择发行第四代新钞,划掉了前一代纸币上的12个“0”,即1万亿元第三代钞票=1元新钞。但由于恶性通货膨胀,这些“0”又迅速地涨了回来。最终,在该国通胀率达到1000000000%后,宣布停止发行本国货币,开始使用稳定经济体的一篮子货币组合。

此后,美元、欧元、英镑、南非兰特、博兹瓦纳普拉、人民币、日元、澳元、印度卢比等9种货币先后被允许在当地流通。其中,美元与南非兰特占据主体。

为了促使已印发的津巴布韦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015年津巴布韦宣布取“换币”行动,从当年6月15日起至9月30日内,175千万亿津巴布韦元可兑换5美元,每个津元账户最少可得5美元。此外,对于2009年以前发行的老版津元,250万亿津元可兑换1美元。

然而,即便将津巴布韦元兑换成美元,对于许多民众而言,不过是其银行账户里换了一个数字。

去年开始,由于长期缺乏美元储备,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实行管制,规定每天每个账户只能提取50美元,而银行自身的限制则更为严苛——只能提取20美元。每天,都有民众在银行门口排起长龙,等待着将账户中的“津美元”变为手中真实存在的现钞。

同时,为了防止潜在的通胀,除了比特币,津巴布韦人还疯狂地囤积任何他们认为具有保值能力的东西。汽车、房产和股票的价格都不断上涨。在2008年10月,津巴布韦工业指数曾出现过一天内涨幅最高达到257%的记录。据“财富”网站报道,过去一年内,津巴布韦工业指数共上涨了322%,市值约为145亿美元。而在过去两个月内,这一指数再度翻了一番。

前副总统下台前曾开启经济改革

尽管拥有丰富的矿产,但无序的管理和落后的设备使得为数不多的矿业开难以挽救津巴布韦疲弱的经济。

“在津巴布韦没有市场与经济,想要赚钱就只能从政治上入手。”郭俊逸说。

事实上,从2014年被任命为副总统之后,埃默森·姆南加古瓦就与前财政部长帕特里克·奇纳马萨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他们打开了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沟通渠道。

另据路透社此前公布的一份情报文件显示,姆南加古瓦还让17年前被夺走土地的成千上万白人农民再重新回到他们被赶走的地方,以此来振兴经济。

然而这一切在10天前戛然而止,穆加贝6日突然宣布解除姆南加古瓦的副总统职务,指认他觊觎总统宝座。姆南加古瓦称因人身安全遭到威胁,被迫离开津巴布韦,下落不明。

11月15日,津巴布韦国内政局发生巨大变化。已连续执政37年的穆加贝被军方软禁在家中,目前尚未就政局变化发表任何公开声明,他的革命战友、有军队支持的埃默森·姆南加古瓦能否顺利继任成为津巴布韦新总统也还尚未可知。不过有消息称,姆南加古瓦15日已经回到国内,津巴布韦政局下一步走势仍有待观察。

“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的经济便一蹶不振,如今我们看到它出现了改变的希望。”郭俊逸评论道。

以下内容,是我因工作需要自己写的,现在 无私奉献,不选我最佳答案实在说不过去啊!

2008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经历了大涨急落的变化,也演绎了各钢厂和经销商大喜大悲的情景剧。尤其是下半年,挑战和冲击接踵而至,市场对后期钢价预期一度悲观,钢市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上半年,受铁矿石、焦炭、石油等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影响,以及国内、国外需求的强劲拉动,钢材价格在轻松中飙升。春节以后的2月份和4月份,以及灾后重建的全面展开以及奥运工程的加紧施工,对钢材需求量激增,国内钢市呈现一片“红火”的景象,并于五、六月份钢价达到今年的峰值。热轧、镀锌板卷等钢材品种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天津5.5热卷由年初的4630元/吨,涨至六月初的5930元/吨,涨幅达1300元/吨。

7月份,随着雨季的到来,钢市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各地需求放缓、库存上升明显,建筑钢材和带钢市场首现下跌之势。其他钢材品种也一改前期持续大幅飙升的势头,市场行情均开始“走软”,成交持续低迷,国内钢材市场全面进入震荡整理阶段。而一直坚挺的原料价格出现松动,并迅速步入下行通道,钢市进入“跌跌不休”的恶性循环。

随着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实体,国内钢市亦不能独善其身。尤其是“十一”长过后,市场价格交替回落,加之下游用户资金严重不足、钢材出口量大幅缩水,导致国内供应量急剧增加,钢厂、市场库存大幅攀升,下游用户对钢材的购买力明显减弱,市场价格不断下挫,甚至一度出现恐慌性下跌。据商情科统计,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的一个月间,全国各主流市场价格大幅深跌,跌幅均在千元以上,且不断刷新年初以来的最低价。上海市场1.0mm冷卷和1.0mm镀锌市场价格跌幅最大,均达到或超过1900元/吨。

截至2008年11月中旬,国内钢材代表规格市场价格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值,各主要品种较今年以来的最高价跌幅均在两千元以上,其中板材产品跌幅均在三千元以上。与年初相比,板材类产品市场价格跌幅均在30%以上,建材、带钢跌幅在20%以上,型材、无缝管表现相对稳健。

从消耗钢材的三大类最终消费品来看,目前住宅、汽车、家用电器的全国市场销售状况都不是很好。尤其国内房价松动、房地产行业的萎靡,直接导致建材以及其他相关钢材品种成交量的迅速萎缩。汽车市场依然低迷。9月,全国汽车产销止跌回稳,环比出现明显增长,但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并没有结束负增长局面。目前国际油价已经有大幅回落,国内批发油价也出现了明显下降,我国正面临燃油税费的改革,后期整体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会抑制汽车产销。前三季度家电行业中的大家电除了洗衣机产量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态势外,冰箱、空调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以上。尤其进入下半年,冰箱、冷柜和空调产量连续出现负增长。

11月初,院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同时取消包括所有热轧板卷、热轧中厚板、大型型材(包括大型H型钢)和焊管以及一部分冷轧板材的出口关税。在此利好消息刺激下,国内钢市终于打破下跌局面,市场心态好转,钢价止跌反弹,冷热卷板领涨全国钢市。但目前已进入冬季,对钢材需求将有所萎缩,加之终端需求并未及时跟进,价格上涨动力略显不足。

纵观2008年钢市,让我们不防与2005年钢市下滑的情形进行一下比较。

08年钢市和05年钢市外部环境的不同点:

起于今年6月下旬的钢市回落不同于05年4月开始的钢市低迷:

一是国际市场背景不同,05年国际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运行平稳,而08年下半年国际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衰退,不仅钢材出口受到影响,钢铁下游产品的国际需求也有明显减弱;

二是国家政策导向不同,05年国家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钢铁行业投资过快,而今年上半年国家政策的重点就是严控通胀,对PPI贡献较大的钢铁产品价格自然会受到关注,“高成本、高价位、高盈利”的局面受到重创。

就像应对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样,国家会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大规模的基础投资来刺激经济,防止经济加速下滑,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钢材需求的低迷,部分品种、部分区域或有阶段性反弹,但是整体来看,我们对后市持谨慎预期,国内钢市经过今年4季度的回落、调整,09年各品种将在较低价位达到新的平衡。我们预测钢铁行业将进入微利时代,钢材价格走势将围绕成本线蜿蜒运行。

下面我们将简单解析各钢材品种全年走势:

2008年钢坯市场的动荡走势左右着钢材价格的行情,上半年在废钢和生铁市场的影响下,钢坯市场持续上扬,达到今年的峰顶,下半年市场急转直下,深跌触底,进入四季度后低迷徘徊,其他品种在此基础上走出了本年度相似的行情。

上半年,冷、热轧以及镀锌板卷市场走势呈现“阶梯式”上涨,价格于6月初达到峰值,热轧和镀锌板卷价格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高。下半年市场价格呈“高台跳水”式下跌,在国庆过后的一个月,市场价格缩水千元以上。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取消出口关税以及调整货币政策等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出,市场心态好转,冷、热板卷触底反弹。

2008年上半年中厚板市场在07年底价格恢复后呈台阶式上涨,在近四个月的价格高位波动后,随着钢市价格的整体回落,价格相对坚挺的中厚板市场未能幸免。

2008年1月到3月份建材市场走势相对平稳,但市场价格却远高于历年同期价格水平;3月到7月,建材价格强劲攀升,创下历史新高;7月后,市场价格连续下挫,从波峰跌至波谷,11月后,弱势震荡盘整,在混乱中运行。全年来看,高线表现强于螺纹。

今年带钢市场价格走势总体表现为:1-5月缓慢爬升,6、7月相对平稳运行,8月开始下行态势,9月以后迅速暴跌,直至12月市场价格渐现震荡回升之势。全年带钢价格运行轨迹与板、建材等相关品种行情联系密切。

2008年大中型材市场走势表现相对滞后,波动相对平缓和稳健。上半年大中型材各品种价格有一个上行的表现,八月下旬后,震荡下行,全年来看,H型钢一直是领涨领跌,大中工槽钢表现好于中小角槽钢。

2008年无缝管市场从2月起强劲反弹,8月开始进入渐跌通道。近期无缝管价格运行相对平稳,管坯等原材料价格的回升,带动部分市场小口径出现反弹,大口径管材市场价格的回调还缺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