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石化下次的油价是涨还是降,能不能提前知道?

2.油价下跌对于石油股来说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3.2009年民生改革将带给我们的好事,喜事有哪些

4.厄尔尼诺/拉尼娜转换对市场的影响

5.历次降准后银行股表现

6.国际石油贸易中几种价格的含义?

油价调整历史价格查询_历次油价调整一览表最新

89号汽油的价格:

每升价格:8.35元

每吨价格:11190元

拓展信息:

89号汽油,是指它含有89%抗爆震能力强的“异辛烷”。于是辛烷值的高低就成了汽油发动机对抗爆震能力高低的指标。如果用89号汽油,当然不容易产生爆震。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我国高辛烷值不足,结合我国炼油工业的实际,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车用汽油》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起草修订,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7930—1999,GB17930—2006和GB17930—2011。本次修订既考虑了国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也考虑了车用汽油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的现状,以及油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需求,主要指标与欧洲现行标准水平相当,满足了国内第五阶段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石化下次的油价是涨还是降,能不能提前知道?

今日(4月12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再次迎来调价窗口。由于本轮计价期内,原油价格整体走弱,机构预计油价本轮调价搁浅概率较大,不排除出现压线上调的可能。

本轮计价期内,原油期货价格先跌后涨,宽幅震荡。前期,美原油库存上涨、俄罗斯产量回升及沙特下调亚洲地区原油售价、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油价下行。近两日,叙利亚局势加剧中东地区紧张气氛,沙特暗示可能将延长减产协议等推动原油价格出现大涨。

截至10日收盘,美国WTI原油期货收涨2.09美元,涨幅3.30%,报65.5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2.41美元,涨幅3.5%,报71.06美元/桶。11日,中国SC原油期货收报417.8元/桶,涨幅1.88%。

但中宇资讯分析师孙晓飞称,本轮计价期内,原油价格依然整体呈下滑走势,导致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价由最初的上调预期转为现在的搁浅预期。

中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当调价幅度低于50元/吨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2017-2018年国内成品油历次价格调整概况。来源:隆众资讯

目前来看,本轮调价仅剩一个工作日,对应的调价幅度仍低于50元/吨的调价线。据卓创资讯测算,截至4月10日,按第9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计算,对应的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38元/吨。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薛珊称,原油期货价格在本轮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望继续上涨,不排除变化率受原油期货价格上涨拉动,继续正值内攀升,出现压线上调的可能性。

2018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三涨两跌一搁浅”的格局,今年汽油和柴油累计涨幅均为55元/吨,折合升价92#汽油涨0.04元/升,0#柴油涨0.05元/升。

孙晓飞认为,现在国内主营油库及炼厂汽柴油库存高位,但清明过后阶段性补货将陆续开始,预计新一轮计价期国内柴油价格或有窄幅上行可能,而汽油价格将继续守稳为主,视出货情况零星涨跌。

油价下跌对于石油股来说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油价也不是随意定的,而是根据国际油价行情来确定的。

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最主要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改委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1。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的。2。 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将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3。 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改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第二阶段:2013年3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624号)》:1。缩短调价周期;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油、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2。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3。完善价格调控程序。

第三阶段: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主要内容:1。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2。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3。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4。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

总得来说,我国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主要挂靠三个国际油种: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用这三地原油现货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布伦特:迪拜:米纳斯=4:3:3。成品油的定价以原油成本定价为基准,再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运费、炼油厂的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即国家发改委规定最高的零售限价,各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同时国家设置了调控的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成品油的调价周期为十个工作日,即一般两周调整一次。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则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

虽然已经历次改革,但是现在成品油调价机制仍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成品油定价、调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情况。目前成品油调价依据为国际原油变化率。虽然多数时间两者保持较强同步性,但前者受供需的影响更大,后者对国际经济、政治、金融形势等更为敏感。若后期能够将我国的成本加成方法发展成为市场定价法,则能细致的反映市场情况。

2009年民生改革将带给我们的好事,喜事有哪些

油价的大跌是好事还是坏事,认为是好事,因为油价的上涨对于我们经济的成本压力是较大的。对于股市来说油价下跌影响了煤炭板块,但是整个经济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油价暴跌不仅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的恢复性发展,而且还会对股市形成中长期的利好。

一直以来,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基本会对中国股市带来深刻性的影响。从历次表现来看,油价与股市之间更多呈现出一种负相关性。即油价大幅上涨,股市下跌的概率就偏大;相反,油价大幅下降,则股市有望走出逐步回升的走势。

厄尔尼诺/拉尼娜转换对市场的影响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和冲击,为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与此同时.有些深层次问题还要依靠加大改革力度去解决。特别是涉及民生的水电油等问题.有些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有些改革大幕将启。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些改革的热点。

成品油价格:在改革中完善

我国于2008年12月19日起下调成品油价格,汽油和柴油零售价格每升分别下调0.91元和1.08元,下调幅度分别为14%和17%。与此前历次价格调整不同的是,此次调价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已正式启动成品油税费改革.成品油消费者支付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将由过去的每升0.2元上升为1元.柴油则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公路养路费等六项费用相应取消。

由于消费税在价内征收,在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后,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不提高,这意味着增加燃油税征收的部分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幅度是较大的。

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行情。从年初破百,一路走高,7月中旬飙升至每桶147美元历史高位,此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拖累日渐明显,国际油价迅速下跌,跌幅已超过75%。其间.国际油价的大幅震荡给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造成巨大压力,并严重影响到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供应。

2009年.国际油价保持在一定的波动幅度内,去年以来困扰我国的“油荒”现象,以及国际高油价国内低油价、国际低油价国内高油价的局面预计将不会再发生。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幅度和周期将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动结合得更加紧密,燃油消费税开征后,也将在实践中发挥多用油多负担.少用油少负担的积极作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表示,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度尚不明朗,预计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仍将处于相对疲弱的走势。但是,由于地缘政治、美元汇率以及基金炒作等影响因素依然存在.国际油价走势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我国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2009年如果国际油价发生大幅震荡.可以肯定.中国将继续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以维护价格和供应的稳定。

电价:上调压力减小,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当前,我国电力装机中燃煤机组高达近八成,煤炭价格已经成为制约电力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给我国电力价格调整带来压力。出于防止通货膨胀风险的考虑.国家制定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迟迟无法实施,导致全国发电企业亏损不断累积,经营陷入困境,供应也出现紧张。

2008年9月以来,全国电力市场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从今年上半年的“高热”跌入“寒冬”: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出现大幅下滑。在江苏,10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是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浙江省工业用电量增幅去年10月起也陡降为负数……

国家发改委前不久宣布.由于煤炭国内供应紧张状况趋于缓和,全球煤价有所回落,2009年将取消去年6月份设定的煤炭价格上限,允许煤炭价格由买卖双方自行确定。

用电需求的减少和煤炭价格的下滑无疑减轻了2009年电价上调的压力。然而,电煤价格的走势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从今年开始,矿产品增值税将由13%上调至17%,税也很可能开征。这些都将为今年电煤价格上涨带来一定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内物价过快上涨的内外部压力已明显缓解,2009年煤炭供需平衡较为宽松,应该是推动煤电价格联动的较好时机。燃油税费改革和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举措表明,价格改革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从成品油税费改革的思路来看,抓住时机推动价格改革,尽可能减轻对百姓的影响,仍然是推动价格改革的主要思路。

房价:适度回调,避免价格大幅下跌

2008年,让城市百姓“痛苦”不已的高房价开始出现变化。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茅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报告中称,房地产市场动荡可能引发一些负面影响。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较浓,销售量持续下降,价格也出现下跌。2008年1至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5%,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高房价适度回调有利于房地产业回归理性健康发展。但要避免房价大幅下跌。

房地产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其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仍然是调控的主要方向。

前不久,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首次列出了时间表——3年。同时明确了解决住房的目标,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

2009年是我国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一年。主要以实物方式,结合发放租赁补贴,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8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住房的搬迁维修改造问题。

与此同时.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并调整住房交易营业税政策,这些政策和此前中央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减免印花税、契税等刺激住房消费措施一起,将为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回春注入暖流。新政策还针对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提出信贷支持等服务。这意味着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环境将有所放松。可以预期,更多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将在这一轮行业调整中发展壮大。

水价:存在上调空间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指出,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性产品价格改革。分析人士认为,水价上调也有望被提上日程。我国是水贫乏的国家,人均拥有的水数量仅约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人均水价却仅有世界平均水价的1/3。水的稀缺性,决定了对它的合理使用的要求比较迫切。

2008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为了减轻普通百姓的生活负担,国家并未上调水价。供水公司面临着经营亏损的巨大压力。近期随着物价上涨压力减小.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调整水价的步伐。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我国将抓住时机,在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方面实现突破,合理调整水费征收标准,扩大水费征收范围。继续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缺水城市要实行高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可以预期,2009年我国水价上调的空间存在,国家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适时取加快水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的改革。

历次降准后银行股表现

厄尔尼诺现象往往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拉尼娜现象往往导致价格下跌

A2015—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农产品现货价格涨跌互现

我们对以往11次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后太平洋中部和中东部气温超过NOAA海洋厄尔尼诺指数正常水平1℃)12个月内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后,在CME和CBOT买卖的农产品现货价格往往上涨。以前,期货市场总是忽略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未在厄尔尼诺现象开始时迅速进入升水现货状态。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投资期货的平均回报率为正数。厄尔尼诺现象对豆类和玉米的影响最大,而对小麦、水稻和牲畜产品的影响较小。历次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结果各不相同,有时造成农产品价格暴涨(12—13年),有时导致价格暴跌(19—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越强烈,市场波动率往往越高。

那么最近的这次厄尔尼诺现象与以往相比有何特点?首先,若干商品2016年6月的平均现货价格高于2015年6月,包括玉米、大豆、豆粕和瘦肉猪。其他商品价格下跌,包括豆油、小麦、活牛和乳制品的价格。2015—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农产品现货价格涨跌互现。

由于预感到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我们曾警告称2015—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或许在另一个方面也与19—1998很相似:都在新兴市场发生严重危机之际来临。19—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于19年6月开始,当时泰铢跌破其美元紧盯汇率,引发亚洲金融危机,最终蔓延到全球,其高潮是俄罗斯债务违约以及对冲基金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于1998年8月倒闭。19—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堪称史上最强,也是唯一一次导致农产品通胀调整现货价格下跌的厄尔尼诺现象。此外,在19年和1998年,商品价格普遍暴跌,包括油价大幅下跌。

显然,19—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与最近这次的厄尔尼诺现象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在2016年6月,WTI原油价格与2015年相比平均下跌19%。WTI原油价格于19年到1998年期间下跌27%。但两者也有区别,从2015年6月到今年6月,美元现货指数涨幅低于1%。从19年6月到1998年6月,美元升值幅度较高,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因此,由于美元升值,此次现货价格涨幅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较小。

最近这次厄尔尼诺现象与以往历次厄尔尼诺现象相比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期货市场在最近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形成过程中陡然进入升水现货状态,导致持有多头期货头寸的投资收益减少。例如,这在玉米市场十分明显,玉米现货价格上涨11.3%,但按2015年6月和2016年6月的平均收盘价计算,投资期货回报率(在到期前展期10天)仅为2.6%。小麦期货似乎没有预见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现货价格下跌9.4%,而再投资期货合约回报率为-18.8%。不过,虽然市场同样没有预见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大豆期货差别不大,大豆价格在4月、5月和6月初暴涨,部分原因是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减弱,阿根廷和巴西普降暴雨,作物受损。

B厄尔尼诺现象期间各品种的波动率不同

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波动率往往接近历史平均水平,但一般而言,厄尔尼诺现象越强烈,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越大。最近这次厄尔尼诺现象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过去三个月,玉米、黄豆和小麦的波动明显加剧。按期货价格每日变动的年化标准差计,玉米去年的实际平均波动率为26.27%。在1959年以来的12次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玉米的平均波动率仅为20.04%,而正常没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时期平均波动率为20.68%。

同样,大豆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的实际波动率为24.09%,比厄尔尼诺现象时期和正常时期的历史正常水平高大约2%。鉴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以及大豆市场在以往11次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的表现,这大致符合预期。鉴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黄豆的实际波动率接近预期。

小麦价格和小麦的实际波动率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程度低于玉米或大豆。不过,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小麦的波动率为26.69%,高于平均水平,最近这次厄尔尼诺现象一定程度上与之一致。从历史来看,小麦在以往11次厄尔尼诺现象时期和正常时期的波动率接近23%。

在2016年年初,农产品的期权隐含波动率向历史低位直落,特别是玉米和大豆期权的波动率。事实上,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减弱,南美部分地区普降暴雨,玉米和大豆的波动率大幅上升,达到2012年以来的新高位。小麦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也上升,但幅度没有这么大。

C厄尔尼诺现象转变为拉尼娜现象的风险很高

今后几年或许会一直保持高波动状态,特别是如果厄尔尼诺现象减弱,转化为强烈的拉尼娜现象时。以往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会在12至24个月内转化为拉尼娜现象。12—13年、1982—1983年及19—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过后便是如此。拉尼娜现象往往导致粮食市场的波动异常剧烈。

2015—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强度与19—1998年不相上下,两者并列史上最强,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中东部温度比正常季节水平高2.3℃。温度于2015年12月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这不禁令人心生疑问:最近这次厄尔尼诺现象是否即将变成强劲的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往往导致美国、加拿大边境沿线的天气变得寒冷潮湿,美国南部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变得温暖干燥,并影响全球天气模式。以往历次拉尼娜现象引起农产品市场动荡,玉米价格大起大落,农产品价格往往在异常剧烈的波动中下跌。

最近这次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拉尼娜现象的风险很高,从以往三次峰值温度比正常水平高2℃或以上的厄尔尼诺现象来看,它们都在两年以内变成拉尼娜现象,并且有一次(12—13年)在6个月后便形成拉尼娜现象。

自1959年以来,全球经历了8次明显的拉尼娜现象和12次明显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本文而言,明显的拉尼娜现象是指NOAA海洋厄尔尼诺现象指数低于正常水平-1℃,明显的厄尔尼诺现象则指高于正常水平+1℃。

D农产品价格波动异常剧烈

在以往12次厄尔尼诺现象和8次拉尼娜现象达到明显门槛后12个月内农产品通胀调整现货价格的平均走势,结论很明显:厄尔尼诺现象往往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拉尼娜现象往往导致价格下跌。与大多数其他农产品相比,大豆产品(大豆、豆油和豆粕)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反应通常更为强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往8次拉尼娜现象引起的价格反应各不相同,而且不同产品的价格也不相同。对我们而言,这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首先,每次厄尔尼诺现象各有特点。每次拉尼娜现象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其次,每次拉尼娜现象对全球作物生长区域的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各不相同。最后,每次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经济状况不同。例如,最近的2010年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美联储正取接近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2009年和2010年商品价格和股票市场暴涨,带动大多数农产品价格上涨,无视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如果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拉尼娜现象,那么在拉尼娜现象低于海洋厄尔尼诺现象指数正常水平-1℃后12个月内出现的价格下跌,或许不过是对之前厄尔尼诺现象期间价格上涨的调整。对于担心农产品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的人来说,这不失为一种安慰。在大多数时候,农产品交易价格本就很低。除大豆和豆粕之外,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在最近这次厄尔尼诺现象期间并未显著上升。

除了平均价格下跌之外,拉尼娜现象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导致市场波动异常剧烈。玉米、黄豆和小麦在拉尼娜现象期间的实际波动率比正常时期和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的实际波动率平均高1.5倍。不过,历次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的波动率也有很大差别。一般而言,拉尼娜现象越强烈,海洋厄尔尼诺现象指数最低值的负数值越高,则农产品价格波动越剧烈。

图为拉尼娜现象与玉米期货波动率

图为拉尼娜现象与大豆期货波动率

国际石油贸易中几种价格的含义?

2002年2月降息:市场迎来普涨行情、2008年9月降息:至暗时刻后的V型反转、2014年11月降息:5000点大牛市的催化剂。

如下:

2002年2月降息:市场迎来普涨行情

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过热,通货膨胀非常高,然后政策收紧开始抑制经济过热。中国经济增速从1993年开始下降,到1999年GDP实际增速连续七年下行。到2000年时中国经济终于是走了出来,2000年中国GDP实际增速8.5%,较1999年提高0.8%,结束了自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七年的下行走势。但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及2001年911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在2001年发生了衰退,受此影响,中国经济在2001年出现了二次探底。

除了GDP增速回落外,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中我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出口增速从最高的30%左右一路下降至5%。此外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2000年CPI和PPI同比增速转正之后,2001年两个指标再度转入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到二次通缩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时隔近三年之后,2002年2月21日,经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再次降低了金融机构存利率,其中,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利率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

从权益市场表现来看,本次降息后1个月内各主要指数全部上涨,平均涨幅达12.2%,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同样全线收涨,其中军工、房地产、农林牧渔行业涨幅居前。本次降息后3个月内各主要指数仍全部收涨,平均涨幅为5.9%,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仅通信行业小幅收跌,其中军工、建材、房地产行业涨幅居前。本次降息后6个月内各主要指数平均涨幅为12.4%,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仅通信和计算机行业下跌,其中非银金融、银行、军工行业涨幅居前。

2008年9月降息:至暗时刻后的V型反转

全球经济从2007年四季度起出现增速放缓迹象,2008年上半年增速进一步放缓,但并不是特别明显。到2008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世界经济增速出现了加速下滑趋势,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全球经济体全部进入经济衰退、GDP增速负增长。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出口和PPI增速在三季度到四季度出现了“坠崖式”的下滑,国信证券认为,这或许是引发中国宏观经济政策180度大转向的主要驱动因素。

2008年10月份我国的出口增速(美元计)还有19%,到11月出口增速跌到-2.2%,一个月的时间里出口增速就从高增速变味了负增长!另一个惊人回落的指标是价格,中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2008年8月同比增速10.1%创十几年来的历史新高,9月PPI同比增速9.1%依然很高,到10月PPI同比回落至6.6%,11月跌至2.0%,12月增速变为负增长的-1.1%。PPI同比增速从历史新高到通货紧缩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

从9月底开始,所有经济政策放水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9月16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基准利率由7.47%下调至5.31%,累计下调2.16%。

从权益市场表现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本次降息后1个月内各主要指数延续跌势,平均跌幅达13.5%,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同样普遍下跌,仅房地产行业小幅收涨,其中食品饮料、轻工制造、电子行业跌幅居前。本次降息后3个月内各主要指数涨跌出现分化,其中深圳成指、中小板指等指数收涨,而上证50、上证综指等指数收跌,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下跌居多,其中电气设备、房地产、通信行业涨幅居前,而银行、非银金融、交通运输等行业表现垫底。本次降息后6个月内各主要指数中仅上证50小幅收跌,其余各主要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多数上涨,仅钢铁、食品饮料和交通运输行业小幅收跌。

2014年11月降息:5000点大牛市的催化剂

2012年的大放水在2013年被收住了,体现在一是用年中和年底的“两次钱荒”使得货币利率和长端利率大幅上行,二是房地产政策的放松到2013年“国五条”的出台基本被再次收住。在政策收紧的过程中,2012年四季度开始的经济弱复苏到2013年二季度中止了,2014年经济再次面临下行压力。

七月份以后,形势的发展超过了预期,主要变化是国际油价出现了暴跌,从而导致PPI深度负增长,整个宏观经济出现了通缩压力。国际原油价格在2011年冲高后,之后一直维持在100美元每桶以上,到2014年6月时,布伦特原油价格仍在大约每桶115美元左右的位置。随后原油价格开始暴跌,到2014年年底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跌破每桶50美元。

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最终从“定向降准”转到了“全面宽松”,2014年11月的降息,宣告了货币政策的彻底转向,直接引爆了2014年年底股票市场的行情。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11月22日取非对称方式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

延续2014年11月降息的趋势,2015年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上证综指在2015年冲上了5000点:一是降准。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五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包含四次普遍降准和五次定向降准,累计普遍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5%,累计额外定向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至6.5%。二是降息。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五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基准利率累计下调1.25%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1.25%至1.5%。三是大幅降低货币资金利率。2015年,配合存基准利率下调,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先后9次下行,年末操作利率为2.25%,较年初下降160BP,对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权益市场表现来看,本次降息后1个月内各主要指数全部上涨,平均涨幅为18.6%,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上涨居多,其中非银金融、银行、建筑装饰涨幅居前,而电子、轻工制造、休闲服务等行业表现垫底。本次降息后3个月内各主要指数仍全部收涨,且涨幅有所提高,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全部上涨,其中非银金融、建筑装饰、计算机行业涨幅居前。本次降息后6个月内各主要指数在大牛市背景下涨幅进一步扩大,平均涨幅高达99.7%,同期申万28个行业指数同样全部收涨,即使表现靠后的掘和银行行业也均录得60%以上的涨幅。

石油价格的标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程序。随着全球石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石油标价方法。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是指以沙特阿拉伯的轻油为基准的标准原油价格,是20世纪6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西方跨国公司降低“标价”行为进行抗争的结果。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在历次部长级会议上,OPEC都会公布标准原油价格作为当时统一的官价。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非OPEC产油量的增长,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价”已不起多大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以世界上7种原油计算的平均价格(7种原油一揽子价格)来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各自的原油价格。7种原油的平均价即是参考价,然后按原油的质量和运费价进行调整。

现货市场价格:现货交易是传统的货物买卖方式,交易双方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签订货物买卖合同达成交易。现货市场价格有两种:一种是实际现货交易价格;另一种是一些机构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跟踪,对市场价格水平所做的估价。

期货交易价格:买卖双方通过在期货公开竞价,对未来特定月份的“石油标准合约”达成的成交价格称为石油期货价。

以货易货价格:有些国家用以货易货的方式交换其想要的物资。用这种方式时,其原油价格虽然是按照OPEC官方价格计算,但由于所换物资的价格高于一般市场价,所以实际上以货易货的油价往往低于官方价格,因而这是在市场疲软情况下一种更加隐蔽的价格折扣方法和交易手段。其最基本的形式是用石油换取专门规定的货物或服务,此外,还有以油抵债、以油换油、回购交易等多种形式。

净回值价格,又称为倒算净价格。一般来说净回值是以消费市场上成品油的现货价乘以各自的收益率为基数,扣除运费、炼油厂的加工费及炼油商的利润后,计算出的原油离岸价。这种定价体系的实质,是把价格下降风险全部转移到原油销售一边,从而保证炼油商的利益,因而适合于原油市场相对过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