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油价一览表每升_09年一月油价油价
1.上海09年的养路费还用买吗
2.听说养路费到09年1月1号不用交了,是真的吗?油价还会回涨吗?
3.09年养路费改燃油税
4.2009-2010年辽宁鞍山道路客运燃油补助
5.大货车09年出台的优惠政策
6.09年燃油补贴情况?
燃油税和降油价捆绑是谁的主意? / 来自全国各地的1773位车主昨天“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就成品油及燃油税事宜,请求先进行成品油降价,再讨论燃油税的开征事宜。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辉昨天告诉记者,她已受大批车主委托,将《关于请求降低成品油价格的报告》于11月23日以EMS的方式递交国家发改委办公厅。
1773位车主“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的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民众的眼球,如果事先放开“上书”的人数,恐怕将有数万的车主会“联名上书”,其阵势将更为壮观。
国际油价上涨,国内跟着上涨,而涨得没商量,可是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不跟着下跌,自然,不主动下跌意味着极大的利润,按照通行的说法是,每天可以多收3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利益,如此看得见的利润,想说放弃,也实在不容易。然而,凭什么,石油巨头可以如此做?难道仅仅是因为垄断下的蛋?
将燃油税和降油价捆绑在一起,是本次不降油价的最大理由。只要燃油税不开征,那油价就得高着,这样做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石油巨头。如此做的想法,究竟是谁想出来的?当然,出于利益的“自私性”,石油巨头如此做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发改委呢?为何要让燃油税的博弈,捆绑上降油价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曾经透露,国内成品油将肯定降价,酝酿多年的燃油税也将很快开征。不过,韩文科拒绝透露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时间表。拒绝透露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没有时间表,可能意味着至少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自19年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以来,11年间,“燃油税”几经沉浮却一直未公开征取。现在能否顺利征取,谁都不好说,但谁都知道,燃油税出台是要有正当程序的。这也意味着要有一定的时间量。这岂不正中石油巨头的下怀?时间越长越好啊。
征燃油税是一回事,而降油价是另外一回事,怎么能将两者捆绑在一起?究竟是谁的主意?车主上书要求先降油价,是一种悲哀,而一旦百万、千万的公民联合上书,则将是一种可怕的结果。
上海09年的养路费还用买吗
09款悦动的油耗约为6.5升/100公里,根据当前油价来计算,设油价为6元/升,则每公里的油费为0.39元(6.5升/100公里 × 6元/升 = 0.39元/公里)。这是因为悦动车型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较为出色,用了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轻量化设计,使得油耗相对较低。此外,悦动在行驶过程中还可通过合理的驾驶习惯、定期保养和轮胎气压的调整来进一步降低油耗。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油耗可能会受到行驶环境、驾驶习惯以及车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以上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对于拓展内容,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些节省油耗的技巧和方法,例如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合理利用惯性滑行、保持适当的车速、避免长时间空转等。此外,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滤清器、机油和机滤等关键部件也是保持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油耗,节省燃油费用,同时还能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听说养路费到09年1月1号不用交了,是真的吗?油价还会回涨吗?
对呀,大家都在等候国家的正式通知,15日以前就应该会明确。
没有正式的通知,那就必须在12月31日前去缴纳养路费了,这种的概率是很小的,国家弄这么响的动静(养路费改税),结果还让老百姓去缴纳养路费。
据说实行了税后,那现在的油价还可以再降些下来。
09年养路费改燃油税
你说的对!09年中国开始实行燃油税.所以不用交养路费了.燃油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行使的汽车购用的汽油、柴油所征收的税,实际就是成品油消费税。它是费改税的产物,是取代养路费而开征的,其实质是汽车燃油税。简而言之,就是将现有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实行捆绑收费。油价应该会下跌一点点的.据报道称燃油税的税率可能会在30%到 50%之间,如以这个数据征收,对于车主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一位车主说:“我一个月用油大概700 元,一年就是8400元,如税率是30%的话,那么我要多花8400元×30%,也就是2520元,养路费一年是大约1300元,也就是说我一年要多交 1220元,实际上负担是加重了。”如果按照30%税率计算,车主每月用油高于340元、年高于4200元,则费用着实是增加了,对于大多私车来说,月油费基本上都会大于340,可见绝大多数人的支出会增加,而出租车、运营车则增加更多。而如果按照50%计算,则每月用油大于210元,约合中国2008年 11月油价的33.8升,费用就会增加,预计国内99.99%的车主都会因此“亏本”,月用油在80升以上的显然亏大了,而那些动不动就是3.0以上的“ 大排量”则肯定是“大出血”。此举还有可能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形成结构。。。
09年1月1号你就会明白了,其实也影响不了多少的!慢慢就习惯了~~
2009-2010年辽宁鞍山道路客运燃油补助
简单的说就是09年以后的养路费不用交了,改在油里了,据说现在的基础上每升减1元钱后再加百份之三十的燃油税。也就是在加1.5元每升,这样总体算来油价最终可能上涨0.5元/升,如果平时不怎么用车还合算,用车越多交费越多!如果开征燃油税,最起码先要取消养路费、年票以及车船税,这三项费用加起来才2410元,还不足以抵扣燃油税。算来算去还是增加了费用啊!我坚信:无论怎么改,国家是不会吃亏的!
大货车09年出台的优惠政策
从2010年起燃油补贴将按年据实结算发放时间:2010年2月26日 09:38近日,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了《城乡道路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2010年开始,油价无论年内再调整几次,燃油补贴都是按年度发放,从而形成一种机制。每年6月底前,上一年度的补助资金将发放到补助对象。其中在完善价格联动机制之前,中央财政对出租汽车经营者给予的是临时性补贴。
24日,记者在市出租汽车管理处了解到,启动补贴机制的价位水平是当国家确定的成品油出厂价高于2006年成品油价格改革时的分品种成品油出厂价(汽油4400元/吨、柴油3870元/吨)时,启动补贴机制;低于上述价格时,停止油价补贴。而且油价补贴随价格浮动而增减。因为与国家市场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后,今后的油价将是浮动的,与此相对应,油价补贴的标准需随之变动,即油价上涨增加补贴、下跌减少补贴。中央财政负担的油价补贴按年据实结算后拨付。其中,出租汽车补贴,是国家为减轻出租汽车负担而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完善价格联动机制之前,中央财政对出租汽车经营者给予的临时性补贴。
另外,国家对这三者补贴对象的负担比例也不尽相同。对城市公交企业,中央财政负担全部油价补贴。对农村道路经营者的油价补贴,当汽油出厂价在4400元/吨—5480元/吨、柴油出厂价在3870元/吨—5070元/吨时,中央财政负担50%;汽油出厂价高于5480元/吨、柴油出厂价高于5070元/吨的部分,中央财政负担100%。对城市出租车经营者的临时补贴,中央财政负担40%。(李想 首席记者张中平)
09年燃油补贴情况?
首先,“国标6月实施低速货车燃料消耗量将受限”
政策今年才出其他的好像没有全国性的,地方过杂得自己去查。
其次,货车目前超载的情况在中国太严重,不解决这个问题,运输员们永无翻身之日!!目前情况是,不超载的车就得折钱,超载就罚钱,罚钱就有人贪污,一个高速的交警月收入3W以上,“勤快的交警”能赚个7、8W小意思···比一个局长还吃香。当然有地方严有地方松,例如08年后半年山西开始变的很严。
所以楼主要是像跑运输的话最好跟个别人运输的跑俩天,了解下内幕,要是自己事内用的话就无所谓了。
还有今年把油费好像调了下。
税费改革前,客车的客运附加费、养路费是由车辆所挂靠的运输企业代收代缴的,上缴后,上级部门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给企业作为对专业运输公司的政策性扶持。2009年元月1日之后,国家已经取消了客运附加费和养路费,因此,运输公司也就无法代收代缴这部分规费了,相应的返还也就不存在了,但是,有的企业仍然以其他名目(例如提高管理费用等)向车上收费,这种做法,是上级部门不允许的,除非车辆承包人愿意缴纳,双方重新修改承包合同。从门前情况来看,有的主管部门或运输协会支持企业通过提高承包费或者管理费的方式增加一部分收入,来平衡税费改革带来的效益降低问题。以便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为目前运输企业的效益太低,有的已经出现收不抵支问题,这是燃油税费改革给运输企业带来的不理因素。反过来说,如果企业破产了,那么,个人的承包合同也就无法履行了。
为了落实辽宁省2007年度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的相关政策,我市从今年10月中旬开始,对全市出租车发放燃油补贴。截至目前,469.42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出租车司机手中。
11月5日,记者从市运输管理处了解到,这次出租车燃油补贴的发放按年耗油量的计算标准,根据出租车排气量的大小,每台车可获得1908元或1343元的燃油补贴。资金发放以出租车公司为单位,市内持有《道路运输证》、行驶证和、从事合法营运的出租车司机,都可以领取这次发放的补贴资金。
目前,油价不断上升,燃油补贴的发放无疑给很多出租车司机吃了“定心丸”。
据了解,这次是我市第三次发放燃油补贴,除了出租车,资金的发放对象还包括农村客运班车及公交车。12月中旬,我市有望发放2007年第二次燃油补贴。市运输管理处副处长张忠文:第四次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也马上要发放,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工作,12月末前都能发放完,这次将发的补贴是07年11月、12月份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