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份92号汽油价格_四月份92号汽油每升价格
1.财经早知道:纾困民营经济、力挺民企发展正得到空前重视
我们大陆的油价和周边亚洲国家的油价相对持平,差距并不太大。
每当我们谈到油价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油价上涨,油价上涨的问题也会看到很多人的正常生活,增加大家的日常开支。虽然大家都想让油价进一步下跌,但因为国际原油的价格进一步上涨,所以我们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会一路走高。
油价已经经历了7连涨。
在2022年开年之后,我们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已经经历了7连涨,在此期间并没有经历任何降价。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在不断攀升,每桶原油的价格甚至已经涨到了130美元以上。正是因为我们的成品油价格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我们的出行成本也会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而不断提高。
中国大陆的油价普遍维持在每升9元左右。
我昨天看过一个关于2022年的3月份的数据,我们国内的平均油价普遍维持在8.64元左右,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平均汽油价格是8.43元每升左右。如果我们和周边国家做比较的话,亚洲周边国家的汽油价格普遍维持在8.4元到10元之间,很多国家的油价要比我们中国大陆的油价高一些。
我们的汽油价格比日本和韩国的汽油价格便宜。
以同期的数据做对比,我们的92号汽油的价格在8.6元左右,95号汽油的价格在9.3元左右。与此同时,日本的相关型号的汽油价格在9.5元到10元左右,韩国的相关企业的价格在10元到10.5元左右。值得一提的事,日本和韩国的人均收入会更高一些,所以油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可能会更低一些。
财经早知道:纾困民营经济、力挺民企发展正得到空前重视
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恐怖袭击、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不确定因素频频发生,加上投机商乘机炒作,8月20日国际油价攀升至20多年来的最高位49.40美元,引发各界严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油价还将持续多久?我们又应该取哪些对策?本文将对此作出分析。6GF/5s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x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第五,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六,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A-Xa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h}@>
1、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r
2、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世界原油的供应前景产生担忧。0qp
3、年初欧佩克减产决定火上浇油。今年初,由于欧佩克担心油价会下跌,取限产保价政策,欧佩克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使得油市火上浇油。欧佩克于2月10日在部长级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削减原油日产限额1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应声上扬。虽然欧佩克油价已连续80多个交易日超过28美元的价格控制上限,然而欧佩克非但不启动增产机制,反而每日减产100万桶来保持油价的高位。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因而欧佩克也就少了油价高企冲击世界经济进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担忧,想方设法将油价控制在高位自然成了欧佩克的理想选择。0Tx6
4、美元汇价下跌。从2002年4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贬值,虽然近期有所回升,但由于长期以来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导致石油出口收益大大缩水。一些欧佩克国家认为,美元贬值已经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价格下降,已经低于他们坚持的价格底线(25美元)2-3美元。因此,欧佩克国家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早前承诺的“油价连续20日高于28美元时启动自动增产机制”,转而倾向于将油价控制在价格带的上限。QQ93
5、恐怖袭击等不确定因素是短期波动主因。首先,美国对伊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接连不断,致使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定,石油出口迟迟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这给世界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阴影。其次,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国内政局不稳,严重影响到原油的生产和出口。第三,今年5月,俄罗斯对尤科斯公司发出追缴巨额欠税最后通牒,尤科斯石油公司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尤科斯公司面临破产威胁,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而尤科斯公司石油日产量为170万桶,占全球总产量的2%。!
6、投机活动为油价飙升推波助澜。石油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这两种因素为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国际投机商的大肆炒作,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人为抬高了国际油价。据估计,目前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的交易属于投机行为。根据近期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分析家们预计投机因素使美国市场的原油价格每桶上涨了8美元左右。a)pB
未来数月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判断jHaoW?
对于下一阶段国际油价走向的判断,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以下三种看法:一是继续攀升;二是高位运行;三是高位回落。ZpZ3G+
企业界、交易商以及投资分析师等认为,推高油价的一些关键因素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国际油价短期内仍将居高不下。如果发生严重的冲击原油供应的,很有可能引发油价在现有价位上再次上涨,并突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一旦市场上缺少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的石油,油价将爆涨到每桶70美元的高位。Y pO
石油公司、产油国等认为,国际油价将高位运行,回落空间有限。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放缓并不会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因为即使需求放缓供需缺口仍旧很大,油价下跌的空间有限。由于目前OPEC等石油产出地区的产能利用已经基本上饱和,因此油价走低的压力将非常缓和。唯一会推动油价跌势加剧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出现硬着陆,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石油进口大国。|U~kT
部分国际机构认为,国际油价将从目前的高位回落。油价创下近50美元的高峰纪录之后,将在几个月内恢复到每桶30美元左右的稳定水平。一旦目前的动荡情况消失,市场力量最终将使油价稳定下来,并在几个月内恢复到平衡价格。因为实际上世界石油供应增长潜力大于需求,产油国仍有一定增产能力,加之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拥有几十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许多国家也正在建立战略储备,因此国际石油市场仍有安全空间。i
我们认为,综合分析各方信息,国际油价(WTI)维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时间不会太长,年底前有望稳步回落至每桶35美元左右的价位,全年平均约每桶38美元。这个判断基于以下几个原因:H`C9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迹象。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向下修订至2.8%,明显低于经济学家3.6%的预期,增幅比一季度减少1.7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步伐也出现了放缓,二季度GDP仅增长1.7%,比一季度减少了3.9个百分点。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增速也会适度放缓,对石油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少。因此,在高油价和全球性升息的双重打击下,世界经济增速有可能受到抑制,随之将会减少对原油的需求。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2.6%,比上半年减少0.6个百分点。vG0Oy=
其次,经过一段时期的补充,原油库存有所增加。截至7月底,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达到2.986亿桶,比上年同期提高1840万桶;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645亿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全球石油库存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以每天30万桶和150万桶的速度上升。B~=a
第三,目前影响国际油市的几大不确定性因素有望缓解。一是随着伊拉克恢复主权,有助于国内重建进程和国内局势的缓和,稳定的国内环境是伊拉克向国际市场供给原油的前提条件。二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全民公决中获胜,将继续执政至2007年1月任期结束,这将有助于缓和委内瑞拉国内动荡局面,保证原油正常生产及出口。三是不管是被国有石油公司收购、外资参股,或是破产,历经近一年的俄罗斯尤科斯在近期将会有个了结。"H
第四,前期介入油价炒作的国际投机机构的高位获利了结,也将促使油价振荡走低。'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m;S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而且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贸易方式单一,定价机制僵硬,市场反应缓慢。毫无疑问,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高油价不仅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而且将会加剧通胀压力。但是,目前高油价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n
国际油价攀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qR+
1、增加外汇开支,加大外汇平衡压力。初步预计,今年平均每桶原油价格估计为每桶38美元左右,与去年28美元的均价相比,每桶上涨达10美元。预计我国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折合约8.8亿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中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而且,今年我国仅原油这一种产品的进口就将造成超过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G
2、加大企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引起与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我国企业成本提高,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国际国内市场上,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亏损,企业可能收缩生产规模,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会因此下降。-s2 f:
3、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我国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缩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油价上涨已经成为今年家用轿车销售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h6
4、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我国始于去年底的新一轮物价上涨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另一个就是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于国际油价不断大幅上升的压力,我国已经三次上调成品油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根据2004年5月国际能源署、OECD经济部和IMF经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报告,如果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aa
5、恶化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今年以来的高油价,已经对美日欧等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外部需求,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n
但是,高油价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首先,目前的石油价格上涨是各种偶然因素对接而成的结果,不具有长期性特征,油价将回落到一个较适宜的价位。其次,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有助缓解中国石油市场的紧缺现状,缓解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第三,目前我国企业的效益比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部分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前7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了39.7%的利润增速。第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等所占的比重约70%,石油约占23%,不具主导力量。原油、天然气的比重虽然在升高,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尚在掌控之中。第五,原油实际交易均价比人们通常印象中的价位要低。一方面,由于部分石油进口合同事先确定了价格;另一方面,大家普遍关注的纽约西德克萨斯原油是油质较好的品种,通常该油价高于欧洲布伦特油价每桶2-3美元,高于欧佩克一揽子油价每桶5-6美元。根据海关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为每桶33.8美元,同比增长13%,成品油进口均价同比增长6.1%,远低于同期纽约和欧洲市场21%的涨幅。u]@m1
近期应取的应对措施4#0P5J
1、将节能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2003年,我国原油、原煤消耗量分别为世界的7.4%、31%,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世界的4%。我国的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很低,节能的潜力巨大。面对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冲击,我们必须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应将节约能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a=
2、加快国内油品定价市场化步伐。目前国内“中准价格”仍由国家制定,且晚于国际市场一个月,从价格机制上看,中国油市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近日燃料油期货交易的推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但是,燃料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较小,燃料油期货价格尚无法达到整个油品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作用。而其他油品目前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进行期货交易。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以中国在亚洲原油市场所占的份额,推出自己的原油相关品种期货,完全有可能形成标志性的地区市场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步伐,改变油价涨多降少的状况,进一步规范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出成熟品种的期货交易。]
3、利用部分国债资金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发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当务之急。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只要适当给予政策支持,有望成为替代能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尽量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是我国今后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考虑由利用部分国债资金,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工作。y .UL
4、加大中国沿海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目前南海、东海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加大这些地方的勘探力度,可以增加中国石油的自产能力,可以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我国在“搁置争议”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发这些;同时,必须保持和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避免恶性石油的争夺以及保证海路石油运输的安全。[V
5、在国际油价高涨时尽可能调回海外份额油。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石油在苏丹、委内瑞拉、秘鲁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份额油,已经累计在海外生产原油6000万吨。另外中石化、中海油等中国石油企业也将触角伸向了海外。在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国内进口成本急剧上升之时,应当尽可能地将我国石油企业生产的份额油调回国内,减少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进口原油的价格风险
一、宏观经济
1、新华社: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中国愿意在技术交流、数据共享、应用市场等方面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2、经济参考报:纾困民营经济、力挺民企发展正得到空前重视。截至9月16日的一个月内,仅中央和各部委层面就召开了数十场会议部署支持民企发展,相关文件更是紧锣密鼓出台。这一轮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更注重精准施策,产业政策、货币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将共同发力。
3、央行旗下金融时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创10个月新低,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连续6个月下跌。近期,银行“类货基”产品即现金管理类产品,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其与货币基金有着非常相似的流动性,且平均收益率要超过货基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
4、上证报: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交存央行的存款余额再创新高。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7638.43亿元,较7月末新增1225.12亿元。非金融机构存款即为支付机构交存央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这已是央行出台新规后,该数据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增加。
5、银保监会:同意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15个中西部和老少边穷且村镇银行规划尚未完全覆盖的省份开展首批“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银保监会将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重点加大对“三农”、小微、扶贫和基本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
6、央行:周一,开展MLF操作2650亿元,利率持平于3.3%,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分析认为,MLF操作只是“前奏”,后续定向降准可期。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宽货币格局明确,市场利率将低位运行,A股政策底、估值底逐渐清晰,市场底正在甚至已经出现,反弹只待悲观情绪修复。
7、隔夜shibor报2.4660%,下跌2.30个基点。7天shibor报2.6390%,下跌0.6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8220%,下跌0.80个基点。
二、地产聚焦
1、住建部:《工作报告》明确,2018年全国棚改新开工580万套。1-8月,已开工465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0%,完成投资11900多亿元。
2、上证报:8月全国房价普涨,70个大中城市中,仅厦门新房价格环比微跌0.1%,南京、北京持平,其余67个城市全部上涨。目前房价上涨较快的多集中在二三线热点城市,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已接近尾声,未来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不排除会取收紧措施。
3、经济参考报: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利,频频打起住房公摊面积的主意,个别商品房公摊面积比例甚至超过50%。由购房者分摊购买的共有建筑面积,因不符国际惯例、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上限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由于公摊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开发商的操作空间非常大。
三、股市盘点
1、上证指数报2651.79点,下跌1.11%,成交额869.63亿。深证成指报7999.35点,下跌1.41%,成交额1198.20亿。创业板指报1349.78点,下跌1.23%,成交额380.96亿。两市合计成交2067.83亿。从盘面看,公用事业、农药兽药等板块涨幅居前。
2、恒生指数跌1.3%,报26932.85点。国企指数跌1.07%,报10462.09点。沪股通净流出0.61亿元,当日余额520.6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8.61亿元,当日余额511.39亿元。
3、证券日报:在二季度股东户数下降超20%的家上市公司中,有93家公募基金合计重仓持有的数量达到28.19亿股,较今年一季度末增加了158.29%,其中,青岛海尔最受公募基金青睐。
4、中证报:当前,一些内资机构虽有加仓意愿,但出于对净值回撤等因素的顾虑,没有短期内大幅加仓的。一些外资机构持续加仓,他们认为A股估值远远低于全球主要市场。A股持续“磨底”,部分QFII机构悄然大举加仓,一些机构甚至每日将购买额度打满。
5、上证报:沪深两市共有114家公司披露了上周(9月10日-9月14日)的机构调研记录。其中,食品饮料行业成为机构关注的重点。好想你公司上周共计接待了19家机构调研,汤臣倍健上周接待了9家机构调研。
6、证券时报:在整个市场成交额创下阶段新低的同时,9月17日,两市有107股股价(后复权)创下上市以来新低,而今年9月以来,已有189股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7、证券日报:年内已有6家券商发布了股东增持公告。据悉,上一波券商股东集体增持发生在2016年年初,彼时正值熔断机制实施后A股再次出现非理性下跌。虽然目前上证指数没有跌破两年多以前创下的低点,但多只券商股当前的估值已经远低于2016年年初,甚至创出“史上最低估值”。
8、巨人网络公告: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撤回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申请文件并拟对重组方案进行重大调整的议案》。有交易对方提出解除原《资产购买协议》并撤回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申请文件,公司拟与有关各方就该等事项进行协商,拟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进行调整,预计达到重大调整标准。
9、两市融资余额:截至9月14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060.09亿,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4.58亿;深交所融资余额报3318.04亿,减少17.25亿元;两市合计8378.13亿元,减少41.83亿元。
四、行业观察
1、中证报:4月份以来,天然气价格一路上行,近日更是升破去年“气荒”时创下的高点,也吸引部分贸易商提前备货“御冬”。专家表示,由于提前做好提升储气能力和调峰能力准备,今年“气荒”情况恐难再现。
2、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披露《关于加强受理终端管理防范网上违规宣传和售卖受理终端的风险提示》。协会举报中心受理并核实多起涉及利用互联网媒体发布违规宣传和售卖受理终端的举报。将切实加强对外包服务机构和受理终端管理,杜绝网上违规宣传和售卖受理终端行为。
3、新华社: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在浙分支机构等12家大数据企业签署《个人信息保护倡议书》,承诺保障用户信息控制权益,不使用“一揽子协议”的方式强迫用户打包授权对个人信息的收集。
4、交通部:要加强应用研究,围绕关键环节和“卡脖子”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努力探索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新路径、新办法、新措施。
5、证券时报: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在上海宣布成立。目前,国投创合、中金启元、盈富泰克三支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硅谷资本、真格基金、IDG等AI投融资领域最有影响力的40余家机构,已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6、工信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度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应用工作的通知》。2018年,将选择“控制器”“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发动机电喷系统”等6条龙开展相关工作。
7、新华社:9月17日,2018年网络安全博览会在成都开幕。本次博览会既展示卫星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迭代发展,也关注网络安全在这一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新京报:北京市民政局日前公布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殡葬服务收费和管理,并公布了由民政局定价的5类殡葬服务价格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收取费用,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价格的费用。
9、新华社:浙江大学最新发布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简称“双脑”,并将在近期启动实施。“双脑”将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重大挑战问题,推进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交互探索和融合创新。
五、产业数据
1、新京报: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针对网约车非法客运问题,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将在重点区域加大路面执法检查力度。截至目前,共计查处各类网约车非法案件158起,其中涉及滴滴平台案件起,其他平台案件61起。
2、财政部:7月,全国共销售**546.41亿元,同比增长61.9%。其中,**机构销售191.09亿元,同比增长9.7%;体育**机构销售355.32亿元,同比增长117.5%。1-7月,全国共销售**2998.39亿元,同比增长25.6%。
3、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中国民用航空局将继续坚持市场开放政策,为进一步扩大航空运输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到2025年,中国将新增布局机场130余个,机场规划布局总量预计将达到370个,空域容量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4、发改委:自9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145元。全国平均来看,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1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2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2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费约5.5元。
5、澎湃:一批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在上海签约落户。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等8个AI创新中心(实验室),腾讯、华为等8个AI创新平台,微软、亚马逊等3个AI研究院,1个百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分别与市经济信息化委、10个区、3个科研院所以及MIT全球产业联盟签署合作协议。
6、工信部:截至9月17日8时,广东省累计退服基站20687个,占全省总数约3%。目前,经抢修人员顶风冒雨全力抢修,现已恢复基站4808个,其它受损通信设施正在积极抢修中,暂未出现乡镇通信全阻情况,核心网络运行正常。
7、证券时报:第10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研究报告显示,茅台集团品牌价值大涨52.02%,达到2375.09亿元,这也是10年来中国酒企品牌价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
8、农业农村部:9月9日夜间至10日凌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特别是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出现了低温霜冻天气,对该区域大豆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黑龙江省大豆低温霜冻面积约为1478.5万亩,产量损失5.5亿斤左右。
9、一财:《江苏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2018-2035)》正式印发。到2020年,江北干线铁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全省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2700公里左右。到2035年,全省运营铁路达8000公里左右。
六、公司要闻
1、界面:阿里新零售探路者盒马三年来首度披露数据。盒马1.5年以上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远远超过传统超市,实现这一成果的,是盒马超过60%的线上销售占比。截至7月31日,盒马已在全国拥有64家门店,分布在14个城市,服务超1000万消费者。
2、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新时代,AI与IoT结合将形成AIoT,也就是万物智慧互联。5G其实是为IoT时代准备的通讯方式,有5G的助力,IoT还会插上起飞的翅膀。小米围绕AIoT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可连接的IoT设备超过1.15亿台。
3、环球网:哈罗单车正式对外宣布企业更名为“哈啰出行”,从共享单车服务商转向专业移动出行平台转型。哈啰出行将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启动“地铁+单车一体化智慧接驳“的创新合作,并联合首汽约车等多家出行服务商构筑开放、多元、融合的智慧出行平台。
七、资本动态
1、香港金管局:宣布启动快速支付系统,并将它命名为“转数快”。9月30日开始,市民可使用“转数快”转帐、支付和收款。目前有21间银行(包括大部分零售银行)及10家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参与了“转数快”系统,为客户提供服务。
2、中证报:宁波市90亿元债券成功通过财政部上海证券债券发行系统公开招标发行,市场机构踊跃认购,认购倍数达19.57倍,创地方债市场发行新纪录。截至9月17日,今年上交所地方债累计发行规模已近15000亿元。
3、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812上涨0.11%至.665;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812上涨0.10%至94.550。10年期国债利率跌0.24BP,至3.63%;10年期国开债利率跌1.34BP,至4.22%。
4、截至9月17日下午收盘,国内期市多数飘绿,工业品普遍回落,有色金属跌幅居前,沪镍、橡胶跌近2%,沪铜、沪锌、沪铅、PVC、沥青跌超1%;黑色系震荡分化,热卷、动力煤跌近1%,焦炭涨超1%;农产品中豆类偏强,豆粕、鸡蛋涨超1%。
5、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9月17日,原油期货主力合约SC1812,以527.8元/桶收盘,下跌0.9元,跌幅为0.17%。主力合约成交335812手,持仓量增加2140手至40108手。全部合约成交335904手,持仓量增加2110手至40954手。
6、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8690,跌0.2466%,人民币中间价报6.8509,跌0.2150%。NDF:3个月报6.8700,6个月报6.8885,1年报6.9595,2年报7.0025。
7、新三板:9月17日合计挂牌101家公司,当日减少7家,成交金额1.81亿,其中做市转让0.44亿,集合竞价1.37亿。三板成指报6.30,跌0.19%,成交额0.41亿。
八、国际资讯
1、《财经》杂志:滴滴外卖管理团队兵分两路考察巴西和墨西哥,都是滴滴打车业务海外拓展不错的国家。一位接近滴滴出行的人士称,滴滴外卖可能会转到国际化部门,负责进行外卖业务的海外扩张。其可能会模仿UberEATs,在海外依托网约车做外卖。
2、21世纪:苹果官方商城近期上架了全新iPhone的各系列手机壳,其中一款名为“iPhone XS Max皮革保护夹”的手机壳售价高达1099元。有网友吐槽说,这下得再买个手机壳来保护这个手机壳了。
3、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0.66%,报1357点。
4、标普500指数收跌16.18点,跌幅0.56%,报2888.8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92.55点,跌幅0.35%,报26062.1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114.25点,跌幅1.43%,报7895.79点。
5、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23%,报12096.41点。法国CAC40指数收跌0.07%,报5348.8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03%,报7302.10点。
6、日经225指数涨1.20%,报23094.67点。韩国KOSPI指数跌0.66%,报2303.01点。
7、WTI 10月原油期货收跌0.22美元,跌幅0.32%,报68.77美元/桶。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收跌0.20美元,跌幅0.26%,报77.89美元/桶。
8、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涨4.70美元,涨幅0.4%,报1205.80美元/盎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