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的过程

2.汽油在汽油机内燃烧的过程分为

3.说明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并简述各个时期的特点?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_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什么过程

汽油机产生爆震的原因,应从汽油机气缸混合气体燃烧概念及燃烧过程去分析理解。汽油燃料以气态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作用下,其中的碳氢原子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并伴随有放热和发光的效应,这一现象称为发生燃烧。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分3个阶段。

(1)诱导期:火花放电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形成火焰中心,这段时间称诱导期。

(2)明显燃烧期:火焰中心形成后,发生火焰传播现象,从传播到最后燃烧的那部分混合气为止,所需经过一段时间称明显燃烧期。

(3)补燃期:在火焰传到最后燃烧的那部分混合气后,由于膨胀过程仍然有燃烧在继续进行,此放热的阶段称补燃期。

在汽油机的气缸里,由火花放电引起火焰传播。在火焰传播过程中,工作混合气在全部燃烧完毕的整个燃烧过程中,具有10~30m/s的正常燃烧速率,缸内的压力有很小的波动,基本上均匀。如果在火焰前锋到达之前,未燃气温度急剧升高达到燃料的自燃温度而自行着火形成新的火焰中心,则火焰伴随着很高的局部压力以超音速传播,形成强烈的冲击波。这时燃烧速率达到1000~4000m/s,迅速而又猛烈地将混合气燃烧完毕,这种燃烧过程属“不正常的燃烧”,也就是发生爆震的根源。

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的过程

因为汽油机是点燃式发动机,混合气在汽油机缸内的燃烧依靠火花塞点火而开始(着火),之后火焰再扩散传播至整个缸内,直到混合气燃烧完毕(正常燃烧)。当混合气的浓度(空气-燃油比)在理论空燃比附近时,火花塞释放的电火花比较容易点着混合气,当混合气过浓或者过稀时,点着的难度都会增加。所以,点着困难是汽油机稀燃的最大挑战之一。

不过补充说明一下,以现在的技术而言,点着和可靠燃烧对汽油机稀燃都不再是大问题,因此2000年后市场上出现过很多稀燃汽油机。最后限制这种汽油机使用的还是排放问题。

汽油在汽油机内燃烧的过程分为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四个行程(冲程)组成。

1、进气行程。

活塞被曲轴带动由上止点向下上止点移动,同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当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时,活塞上方的容积增大,气缸内的气体压力下降,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由于进气门开启,气缸与进气管相通,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当活塞移动到下止点时,气缸内充满了新鲜混合气以及上一个工作循环未排出的废气。

2、压缩行程。

活塞由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进排气门关闭。曲轴在飞轮等惯性力的作用下带动旋转,通过连杆推动活塞向上移动,气缸内气体容积逐渐减小,气体被压缩,气缸内的混合气压力与温度随着升高。

3、作功行程。

此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火花塞点火,混合气剧烈燃烧,气缸内的温度、压力急剧上升,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旋转。在发动机工作的四个行程中,只有这个在行程才实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这个行程又称为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此时,排气门打开,活塞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废气随着活塞的上行,被排出气缸。由于排气系统有阻力,且燃烧室也占有一定的容积,所以在排气终了地,不可能将废气排净,这部分留下来的废气称为残余废气。残余废气不仅影响充气,对燃烧也有不良影响。

说明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并简述各个时期的特点?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就是所谓的做功冲程。

正常燃烧大约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发火期,即从火花塞产生火花,促使火花附近的混合气急剧氧化,温度升高到出现第一个火焰;

第二阶段是火焰推进期,此时活塞在上止点附近,火焰前锋以30-70m/s的速度,逐渐向四周推进,到最远处,汽缸内的压力和温度很快升高,直到可燃混合气烧完为止.

第Ⅰ阶段:滞燃期(1—2)

第Ⅱ阶段:速燃期(2—3)

第Ⅲ阶段:缓燃期(3—4)

第Ⅳ阶段:补燃期(4—5)

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线与强压缩线的分高点上,点1视为燃油开始着火点

速燃期从汽缸压力偏离纯压缩线开始急剧上升,点2走到最高3止

缓燃期从最高压力点3开始到最高温度点4止

补燃期从最高温度点4开始到最低压力点5燃料基本燃烧完为止。